姓名: | 梁忠勇 | |
领域: | 人力资源 企业战略 市场营销 | |
地点: | 广东 深圳 | |
签名: |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4176
- 博客访问:3866035
一系列最高规格的礼仪、从两只中国大熊猫留美时间延长五年到白宫宣布已与中方签署总额450亿美元的出口协议……,所有这一切,都标志着胡锦涛主席在新世纪第二个10年伊始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正如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在美国当地时间周三晚间对媒体指出的。 尽管确如大多数分析人士事先预计的那样,面对2010年里中美关系出现的严重困难,被整个世界寄予厚望的此次“胡奥会”并未就打破僵局、走出低谷形成太多实质性的结果,但我们还是能够欣喜地感觉到,双方尽最大限度展现了各自的诚意和善意,并且都对未来提升合作空间表达了乐观愿景。两国元首反复强调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努力淡化长期以来存在和积累下来的分歧,以此试图为麻烦不断的中美关系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支点。 在包括民主党参议员舒默在内的相当多国会议员的咆哮声中,奥巴马总统顶住了压力,并未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方施加更大的压力,在敏感的人权等问题上也留给了胡主席充分的尊重和礼貌;而胡锦涛主席也未就美国政府暗中支持美元贬值及滥发货币这些令中国异常不满的政策上再度公开指责对方。尤为可喜的是,奥巴马几乎是刻意地利用一切场合一再表达:美国非但不试图遏止、反而欢迎中国崛起,成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成功的一员,他相信这能够为给美国带来巨大的机会和利益。作为一种回应,胡锦涛也承诺,中国愿意在更多全球治理问题上承担更大的责任。 我们相信,这绝非表面上的外交说辞,而是基于一种迫切的政治共识。 长期以来,中国官方喜欢将美国与中国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如果转换成美国或西方的视角,两者实际上就分别代表着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历史上的残酷教训使得许多人为双方的这种关系而焦虑,这就是胡锦涛与奥巴马多次提到要竭力避免的所谓相互“误解”和“误读”——美国认为中国崛起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颠覆美国和西方主导的当今世界秩序,因而对中国疑虑重重;而中国则认为美国将不遗余力地阻止中国的崛起和发展,因而对外界表现出更加强硬的姿态;而这一切又进一步加剧美国的疑虑,促使其采取更多遏止性的行动…… 但这毕竟是旧世界权力转换的经典悲剧而已。事实上,中美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远远超越了它的简单框架。已经呈现出来的大量事实表明,未来中美双方将携手塑造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非敌非友”(更准确地说是“亦敌亦友”)的大国关系。这是因为,以往在英国与德国或是美国与苏联之间,从政治、军事到经济几乎是全方位的对立与隔绝关系,从来没有两个大国像今日之中美那样既经常针锋相对、又在政治经济各方面利益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以至于形成某种休戚与共的纽带联系的。尤具挑战意味的是:从经济贸易到地区政治,从气候变化到全球治理,中美双方几乎在每一个问题上都有难以调和的根本性分歧,然而,在上述每一个问题上,任何一方如果陷于失败,那就意味着对方同样将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美国经济不能尽早走出衰退实现复苏,必然意味着中国的外向型经济也将饱受拖累;就连朝鲜半岛这样火药味十足的问题上,双方也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都不希望半岛及东亚的军事冲突生机,并且都致力于实现半岛无核化。这种状况使得“冷战思维”不可能适用于现在和未来的中美关系。 因此,恰如美国前副国务卿、世界银行现任行长罗伯特•佐立克在2007年撰写的一篇纪念中美《上海公报》发表35周年的文章中指出的,当前中美需要新的上海公报:“1972年,美中共同反对的东西(苏联霸权)界定了当时的双边关系。而在2007年,两国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它们共同追求的内容上,从而界定它们现在的关系。”只有不断努力寻找到更多新的共同利益,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之间才能在动态变化中打破僵局、携手合作。 眼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人类在21世纪的前途和命运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与西方,特别是中美两国能否和睦相处,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双方在未来付出几十年持续不断的艰苦努力。但究其本质而言,当前横亘在中西双方之间的最大障碍依然是深深的理解上的隔阂。 在许多艰难的时候,打破僵局需要靠一些严肃的政治经济问题以外的更富人性的事物。想象一下,一个姚明,就能够为中美之间的相互接近架起多么重要的桥梁!未来我们需要的可能正是更多的姚明和朗朗。不管意识形态多么不同,毕竟双方都是人,都向往符合人性的美好事物。 值得高兴的是,在本次胡奥会上,两国元首都对加强两国民间交流、尤其是青年一代的交流倾注了很大的关注。假如这方面确实能够取得比较扎实的成效的话,将是未来双方增进了解、理解、沟通和对话的举足轻重的突破口。 看别人就是换种方式看自己... |
一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总裁网的观点或立场。